兰文网 - 言情小说 - 母仪天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8

分卷阅读128

    他当初修建的那个报恩寺去上香还愿呢!至于胤礽嘛,朝堂上的那些事情处理得也很好,虽说跟太子妃似乎有些隔阂,但是年轻人嘛,有些贪图美色也是难免的,等到再成熟一点就知道,有个能够帮他稳定后院的妻子是多么重要了!



    就像是当年康熙对赫舍里氏,康熙难道真的一开始就很喜欢自个的皇后吗?还不是为了拉拢索尼,为了平衡朝堂,早点亲政!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发现,一个合格的皇后还真是一根定海神针,帮他解决了多少麻烦啊!别的不说,赫舍里氏别看那时候年纪不大,但是,却顺利地从孝庄太后那里接手了宫权,给康熙带来了不少方便。



    就在康熙过得有滋有味的时候,胤禛的折子递上来了。



    康熙自然是关注胤禛的情况的,发现胤禛将盖房子的事情也做得挺好,康熙还想着,这事起码能将胤禛的精力牵制个三五年的呢,哪知道,这不安份的小东西居然又有幺蛾子了!



    康熙将胤禛的折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就露出了踌躇之色,康熙自然知道,胤禛的这个建议没什么问题,的确是个功德无量,还能够收获民心的大事,只是,许多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是好事,就一定能做的。



    放到以前,康熙就就是绝不会答应这件事的。实际上,疾病这种东西,在清廷这里也是一样利器,主要是针对蒙古那边的减丁政策。像是天花之类的传染病,哪怕皇室都因此死了一批又一批,康熙也不会因此叫人去研究专门的防御手段,而是采用了并不是那么安全的人痘,要是蒙古那边也有了有效的医疗手段,那么针对蒙古的许多政策就算是彻底失效了!



    但是如今呢,蒙古的命脉已经被大清掐住了,除非他们愿意回到从前那个有钱都没有好东西用的时候,否则的话,他们就得老老实实跟着大清走!没有了足够战马的蒙古人也不可能对大清产生多少威胁了!既然如此,那这个医典还是应该编撰出来的,只是,这里头有许多细节方面的问题,需要仔细考虑才行。



    医者又不像是那些大儒学者,有能耐的,想要做官的,一般都会参加科举,或者是开什么书院,总之,有没有本事,其实很容易验证。而医者又没什么考试,有的呢,根本及时靠着家传的一点绝活,一招鲜吃遍天,民间还有一些滥竽充数的。这年头又不像是后世,谁到了要找大夫的时候,都是不能保证一定能治好的,治好了是大夫医术高明,治不好那就是命!能够追究大夫责任的,那都要到权贵阶级了!而那些权贵阶级能够接触到的大夫,一般即便算不上国手,也差得不会太多,这些人自有传承,对于权贵也有自个的套路。



    就像是在宫里头,小病呢,自然给你开对症的方子,若是遇上几个自个也懂点医术,喜欢指手画脚的主子,还会故意留下一点无伤大雅的缺憾,让上头自个修改一下,满足一下他们的心理,然后就可以皆大欢喜了!反而是难治的病,除非是必要,否则的话,他们就是宁可开一些四平八稳的方子,不肯冒险,免得回头出了什么岔子,就是自己的罪过了!总之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在宫里尚且如此,在外面,这些名医自然也是差不多的套路,所以,想要抓住他们的把柄,本来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要编撰什么儒家的经典,就算是将人都一窝蜂弄到京城来也没什么问题,可是,真要是京城这边征调了地方上过多的良医,那么,会不会造成地方上头因为医生少了,导致有人生病难治呢?另外就是,怎么鉴别这些医者是真本事,还是滥竽充数呢?



    康熙细想一番,就是各种问题。不过,康熙着实有点拒绝不了这个诱惑,做皇帝的,立功他是做到了,立言还是差了不少的,尤其他这些年掀起了好几次的文字狱,江南那边,还有一些大儒依旧死扛着不肯为大清效力,这让康熙有些不爽。



    所以,那就编书吧!康熙很快下定了决心。反正对于皇帝来说,很多事情,他只需要做决定就可以了,至于细节问题,完全可以交给下面做事的人。



    康熙做了决定,第二天就在朝堂上将这事提了出来,顿时,一帮人都心动了。



    这年头的读书人,其实或多或少都是懂点医术的,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嘛!大家都看过几本医书,基本的医理药理都是知道的,平常大夫开药的时候,都得插上几句嘴,调整一下药方。一些比较讲究的人家,自家就有一些不知道从哪弄来的方子,不管是补药,还是什么药,时不时地都会配上一些药丸吃吃。



    要是康熙这会儿建议搞什么自然科学的典籍,这些读书人都不会有什么响应,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奇技yin巧,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医典就不一样了,这是能名垂千古的好事啊,要是自个能加入其中编撰,或者是留下什么验方,那就真的是青史留名了!看看,古往今来状元有几个,宰相有多少,名字能够传到现在的也就是那么多,可是呢,医书就不一样了!张仲景要是只是个太守,只怕谁也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可是,他弄了个,那么,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他。



    因此,一帮子文臣这会儿恨不得为了这件事争得面红耳赤,一个个在朝堂上表示自个熟读医书,认识多少多少药材,能背下多少多少方子。



    康熙坐在上头,很想大吼一声,你们一个个将自个吹得跟什么一样,怎么不真的去做什么大夫呢!



    不过这事康熙心里头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因此,等着下面吵得不可开交,眼看着都快要上演全武行了,这才干咳了两声,然后将自个的决定说了,这事交给几个皇子负责,由他们在大臣中挑选合适的人,然后叫下面的地方官员推荐当地的名医,进献医书,轮流进京,若是出现什么争端,大家可以坐在一块儿辩证嘛!



    康熙都将解决办法说出来了,下面的大臣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山呼吾皇圣明了!



    康熙点中的皇子就是胤祉,胤禛,胤祺,还有胤祐四个人,胤禛虽说是觉得这事与自个所想有些偏差,不过总算自己捞到了一部分好处,他手头的事情也可以转交给胤禩,不用继续盯着盖房子了!



    而另外三个呢,就是喜出望外了,这种事情,就是白白送上来刷声望,刷名声的啊!他们是皇子,有的地方就没多少需要顾忌的。比起明朝的皇子,清朝的皇子其实要自由得多。这个世界的明朝,太子的一举一动是要被放在放大镜下面挑剔的,其他的皇子,那些大臣甚至连教他们进学读书都不愿意,一个个就是当猪养了!而清朝的皇子呢,从小教育比较严格,哪怕到了后期了,教的东西都开始落后了,但是该学的还是要学的。成年之后呢,只要不是太拿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