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文网 - 言情小说 - 每个红楼副本都要打出龙傲天结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6

分卷阅读196

    海,他们只要纳税,就不用担心掉脑袋,为什么不接受商税?反正以前他们也是要向达官显贵缴纳保护费的,现在不过是拿着这笔钱交到国库里,更安全更安心而且还交得明明白白的,甚至还俭省了许多,为什么不交?

山陕商人倒是犹豫了一下,不过听说徽商、潮商都交了,他们也交了。

至于文武百官们关心的,自然是廉政了。

他们很担心妙玉秋后算账,而妙玉却在这一份邸报上颁布了关于廉政的第一条法令,就是给官员加薪。

妙玉规定,国朝之前定的俸禄为正俸,也就是说,只要你有品级,无论你有没有职位在身,都能领到这样的一份正俸,正六品的六部主事一年六十两银子外加六十斛米,正七品县令一年四十五两银子外加四十五斛米。

正俸是无论是否候补官员,都有的。

至于加薪,自然是加给在职、有差遣的官员。

妙玉摄政之后直接给在职的官员加了两份薪水,一份是差遣费,跟正俸等同,一份是衣料钱,包括丝帛棉布以及银钱若干,总价值跟正俸相当。以县令为例,同样是正七品县令,实职的县令可以拿到至少一百三十五两银子,外加口粮九十斛、丝帛棉布若干。而候补县令只有四十五两银子和四十五斛米。

发了钱之后,妙玉才正式颁布廉政令,重申逃税漏税和贪赃枉法都是重罪。与此同时,北镇抚司也一分为二,东北镇抚司主要管国内,官员财产是他们调查的重点,西北镇抚司则主管外藩,经略边关是重点。南镇抚司依旧负责监管北镇抚司,防止北镇抚司内部腐败。

廉政令颁布的头两年,妙玉表面上根本就没有大动作,好像一头扎进了挣钱的行当里,什么挣钱她干什么。

纺织业和报业在她的支持下飞速发展,润笔费正式出现,不少中底层官吏开始写话本以补贴生活,而商家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招揽生意。

当然,舆论方面,妙玉控制得死死的。

纺织业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水力大纺车再度出现在了中原大地上。

虽然棉花依旧不适合上水力大纺车,但是麻料和毛料正需要这样的利器。也因为毛纺织业的大力发展,山陕商人笑得合不拢嘴,当然,给国家的赋税也相当可观:织工的人头税,毛料的商税,绒布的商税,当地商贸繁荣带来的各种税收收入……

妙玉摄政之前,国朝的各种赋税全部加起来,折合银两约两千五百万到三千万之间,可是她宣布摄政当年,赋税就暴涨到四千二百万,第二年全年赋税六千万,第三年则继续攀升。

皇帝很纳闷。

妙玉的解释是,东瀛有现成的金矿银矿,因而金银贱铜钱贵,加上东瀛的铸造技术落后,自唐宋开始就普遍使用中原的铜钱,因此中原的铜钱在东瀛购买力惊人。朝廷开海的结果就是,吕宋的孔雀石源源不断地被运送进京、铸造成铜钱,直接走山东在东瀛兑换到了大量的金银。

大量的黄金被储存在皇家内库里,白银则进入流通,加上新制铜钱大量涌入市场,这才有了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的结果,自然就是大量的赋税涌入国库。

第130章

大量赋税涌入国库,妙玉如何分配?

首先就是保证军饷。妙玉摄政之前,军饷是卡着给,十分的军饷只给三分,妙玉摄政之后直接就给提到了五分,第二年给到了六分,第三年就给到了七分。

虽然听着是挺少的,可别忘记了军队的庞大基数。哪怕只是增加了一分,也是一笔数目异常巨大的支出。

其次就是再度给文武百官加薪。继之前的差遣费和衣料钱之外,时隔一年,妙玉又给文武百官添了一份收入,名目叫做食料钱,其实就是正餐补贴,其金额依旧跟正俸相当,依旧是实职官员才有资格获得。

这些是人们一眼就看得到的。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妙玉不动声色地经营着一支强大的军队:解烦军。

这是一支特殊的军队,主要的成员是斥候,以百人小队为单位独立行动。他们可以是商队,可以是镖局,他们深入大漠、西南山区甚至远赴海外,将各种各样的情报送入皇宫。

靠着这支军队,妙玉对大漠、对西南土司和海外番邦采取了利益分化、矛盾激化和逐个蚕食的策略。

靠近国朝的土地,必须吞并,与各族的缓冲地带却需要精心计算。不止是陆地与国朝接壤的民族、部落,就连海外番邦也是如此。如果实力很小,位置却十分重要,那就直接灭掉。如果不能一口气吞并,那就分化他们,找机会蚕食、吞并。

而妙玉控制这支军队的方法也很简单,一个是财帛,另外一个就是女人。

国朝千百年来视军户为贱籍、轻视军人的传统帮了妙玉大忙。因为轻视军人,所以很多军汉根本就娶不起老婆。可是妙玉的工坊里面有很多女人,对于这些女人们来说,只要她们努力工作,她们就有机会嫁给招讨使。

招讨使是什么?是九品武官!也就是说,嫁给了招讨使,就有现成的凤冠霞帔戴!

虽然跟贾家这样的高门大户看不上不入流的招讨使,可是对于平民百姓,尤其是不得不抛头露面去工坊讨生活的女人们来说,嫁给招讨使成为九品敕命夫人,是她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而给了她们这个机会的人是谁?是妙玉。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几个女人在背后悄悄地说,后来有人奉承着妙玉,背地里推波助澜,使得越来越多的女人相信,她们能过上好日子,是妙玉的恩惠。然后妙玉就利用了这一点。

这些女人出嫁之后,她们的思想肯定会影响到她们的丈夫,而军人,因为妙玉才渐渐拿到军饷,本来就对妙玉颇有好感,如今再被妻子的枕头风一吹,这心立刻就偏向了妙玉。

当然,他们的儿女在父母的影响下,先天就向着妙玉。

正是因为这支军队的存在,让妙玉在无形中消弭了一场兵燹:羊毛的利润在大漠上引起了连环反应,漠南的各大部落一面追捧着精美的羊毛纺织品,一面在背地里串联,暗中散播着中原人偷走了他们的羊毛的流言。

但是妙玉比他们更早注意到漠北部族对漠南民族的财富和丰饶牧场的垂涎。这里漠南部族才联合起来,预备大军南下,那头漠北部族就忍不住联合起来,攻打漠南民族。

虽然同样是大漠民族,可是漠北之苦寒,连漠南部落都无法想象。漠南部落已经开始猫冬的天气,漠北部落还在外出狩猎。

所以,在寒冬里,漠南部族根本就不是漠北部族的对手。

等漠北部族吞并了漠南部族准备南下,雁门关总兵等中